特色专题 首页>特色专题
微群新评 | 史兆杰、山风岚微评
发布人:李楠 发布日期:2017-07-04

史兆杰:《昆曲荣耀 甲子情深》

  6月23日在市政协会议中心,由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和北方昆曲剧院联合举办“昆曲荣耀·甲子情深”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评论学会会长靳飞先生,监事长徐玉良先生,副会长叶金援先生,秘书长朱龙斌先生,北昆院长杨凤一女士,党委书记刘纲先生,副书记孙明磊先生、副院长曹颖先生,前任副院长、昆曲艺术家、86岁高龄的丛兆桓先生,年近八旬的昆曲艺术家侯少奎先生,宝岛台湾昆团团长洪惟助先生,台湾中央大学曾永义教授,昆曲推广人樊曼侬女士,上海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洵澎教授,上昆国一级演员、文化部复兴昆曲指导委员会成员梁谷音女士及各位学会理事、会员、昆迷,共计百余人。

  主持人刘纲先生宣布会议开始。首先是杨院长介绍“北昆”风风雨雨六十年。北昆建院于1957年6月,当时由周总理亲自签署任命韩世昌先生为第一任院长的委任状;出席建院仪式并到会祝贺的有:陈毅副总理、周扬、欧阳予倩、田汉、梅兰芳、程砚秋及首都各界知名人士四百余人。晚上举行建院首场演出,周总理亲临剧场观看,并上台与参加演出的梅兰芳大师、韩世昌院长及白云生先生等合影留念。

  杨院长讲到,1957年至1967年是北昆院的兴盛时期,由于特殊原因,1966年北昆院解散,不少人才在这十年中耽误了艺术事业发展。1979年恢复建院,至今已形成老中青三个梯队,北昆新大楼也将在两年内建成。“昆曲”成为第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北昆以更加坚实的脚步发展!

  接着丛老发言,老人86岁高龄,依然头脑清晰,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谈笑风生。讲出自己从1949年学戏入北昆后就是北昆人,见证了北昆的发展历史,先生在风风雨雨中度过自己坎坎坷坷的一生。先生的结论是:北昆人是奋斗的北昆人,韩院长多才多艺,扮什么像什么,演什么成功什么,可称为昆曲大师级人物。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前北大蔡元培校长就提出“只捧昆不捧坤”的观点。

  会长靳飞先生发言,由于情绪有些激动,先生把原先准备的发言稿改为即兴讲说。他谈到从第一任院长韩世昌先生到第九任院长杨凤一女士,北昆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1918年20岁的韩先生入京,昆曲一炮打响,但后来随着京剧的发展,看昆曲的人少了,但即使这样,原本也能唱京剧的韩先生依然未改初衷,让北京城始终不要断了昆曲声,并和梅兰芳、白云先生合作演出《牡丹亭》。周总理观看后指出:北昆的建院方针应该是:“传承和发展昆曲艺术,以演出为主,并结合演出进行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在条件许可时进行革新的尝试。”靳先生还讲了一个小故事:韩先生进京后,为了一句戏词中两个字的选择,吴梅和赵子敬两位先生产生了矛盾,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从此分道扬镳,这件事告诉后人大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后又讲到白云生先生1957年3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外不公,新旧不公,老少不公”,7月份反右开始就被打成右派。79年北昆再次建院,多少名家不图名利回归北昆,像杨凤一院长等一批年轻人都耐得住寂寞进入北昆,九任院长的努力使北昆越来越兴旺。

  名家梁谷音发言,对北昆是有感情的。60年前曾在京一个月时间,上午向韩先生学习昆曲,下午向筱翠花先生学习京剧。有人讲我是个千面角色,这是北昆的功劳。学习昆曲才感到“美”,是昆曲给了我这个“美”。

  名家张洵澎老师发言,感谢北昆,60年的舞台生涯不能忘了恩师韩世昌先生。《游园惊梦》的演出,不能忘怀大师的形象。恢复建院后,北昆叫我来给学生教四出戏,生活的艰苦没有吓倒我,我的艺术是老艺术家给的,绝不能收北昆的一分钱,奉献是应该的。直到现在我遇到任何困难,杨院长都会全力以赴地给予支持,北昆就是我的家。

 台湾樊曼侬女士是位昆迷,她极度热爱昆曲艺术。她讲到,我是两岸昆曲艺术交流的推介人,我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媒体。

  台湾昆团团长洪惟助先生讲到,我多次到北京就是为了两岸昆曲艺术的交流。在台湾有多个“昆艺班”,很多人喜欢唱昆曲,并多次提到韩世昌先生的功劳,希望北昆有更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曾永义先生讲到,我个人喜爱中国戏曲,这是以歌舞为基础的艺术,歌舞结合起来是不容易的,集多种艺术于一体。我从1992到1995年,共录制135出名剧做资料,培养出多名爱好者、演出者。昆曲的老师在大陆,昆曲的学生在台湾。先生说自己是写作型,洪老是实践型,樊女士是大推手,强强联合,共创辉煌。

  发言至12点过,中间没有一位听众退场,可见这是一次成功的研讨会。


山风岚:《观剧日记二则》

2017.6.24 下午 天桥艺术中心

“昆曲荣耀暨纪念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六十周年全国昆曲经典传统优秀剧目展演”湖南省昆剧团折子戏专场。

湖南省昆剧团(简称“湘昆”)成立于1960年,其前身为彬州专区湘昆剧团,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为抢救、挖掘、继承和发展湘昆艺术而组建的专业院团,是全国七大昆剧院团之一。

北方昆曲剧院甲子之年,湖南昆剧团进京展演,机会难得,不可不看。

该剧团阵容整齐,艺术功底扎实,表演特色鲜明。

《荆钗记·见娘》王福文饰王十朋、左娟饰王母、卢虹凯饰李成。

剧情:王十朋得中状元,修书回乡接亲人,途中被人改为休书,母逼女改嫁,妻矢志不从,投江而亡,十朋悲痛欲绝。《虎囊弹·醉打山门》刘瑶轩饰鲁智深、王翔饰酒保。

剧情:鲁智深五台山出家,不顾佛门清规戒律,酒后失态,见山门十八罗汉摆出众生相。

《牡丹亭·寻梦》雷玲饰杜丽娘。

剧情:杜丽娘牵挂梦中之情,俏向花园深处寻梦。

《货郎旦·女弹》罗艳饰张三姑、饶子为饰李春郎、卢虹凯饰李彦和。

剧情:张三姑以民间艺人到官家唱曲,在千户府中认出自己从小抚养的小主人李春郎。以亲身经历编曲诉真情,唤醒春郎幼年记忆,认父归宗,报仇雪恨。

湘昆难得进京,为莫失良机,观后,果如剧团简介。四折经典剧目,验证了剧团的水平和功底,不负众望!果然表演特色鲜明,演出节目为各行当当行经典剧目。其中,《虎囊弹·醉打出门》刘瑶轩饰鲁智深更打动人,武功艺术功底扎实,着人喜爱!鲁智深乘酒兴,摆出十八罗汉众生相,看出真是如醉如痴地展示其身上的功夫!(2017.6.25) 

2017.6.24晚 天桥艺术中心

“昆曲荣耀--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六十周年全国昆曲经典传统优秀剧目展演”浙江昆剧团折子戏展演。

北方昆曲剧院建院六十周年,全国昆曲经典传统优秀剧目也随之进京展演。

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6年4月1日,早于北昆近一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昆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艺术表演剧团。

1956年浙昆整理、改编传统昆剧《十五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此后,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历史发展时期,浙江同时也是新中国昆剧的发祥地。

浙江昆剧团坚持出精品、出效益、出人、出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天,带来的剧目展演是:

《昭君出塞》白云饰王昭君、程会会饰马夫、田漾饰王龙。

剧情:昭君出塞路上,艰苦跋涉,怨恨朝中文武百官软弱无能,思念父母家乡的复杂心情。

《游园》吴心怡饰杜丽娘、张唐逍饰春香。

剧情:杜丽娘深居闺阁,游览花园,目睹春景,感动情思。

《惊梦》吴心怡饰杜丽娘、王恒涛饰柳梦梅、郑邵宇饰睡魔神、楼心怡饰大花神。

剧情:杜丽娘游园倦后休憩,忽得一梦,梦与书生柳梦梅园中幽会,醒后追恋梦境,竟忧抑成病。

《洪母骂畴》李琼瑶饰洪母、项卫东饰洪承畴、徐霓饰洪义。<剧情: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抵御清兵,战败降敌。洪母怒斥“六亲不认、众叛亲离”,闭门不纳。

《吕布试马》林为林饰吕布、沙国良饰孟杰。

剧情:吕布收得宝驹赤兔,郊外试骑,烈马性暴烈,不服于人,吕布不畏艰险,降服赤兔,众称赞,吕布得意回营。

来京展演,五折精品戏,折折精彩,同时也是青衣、小生、老旦、武生等行当的展示。可谓,戏精!艺精也!几天来,观看多场展演,首先要感谢文化部艺术司和北京文化局及北方昆曲剧院,借北昆建院六十周年庆贺之际,主办、承办“昆曲荣耀”的演出,让全国昆曲经典传统优秀剧目得到展演机会。让首都昆曲爱好者大饱眼福!让更多观众得到一场昆曲剧目的洗礼!从而让昆曲在更多的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接纳它,喜爱它。

北昆,这场轰轰烈烈的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意义是深远的!我们期待,北昆新院址落成之际,创造出更多无愧于历史的辉煌!(2017.6.25)

(转自2017-07-01北京戏曲评论协会 史兆杰 / 山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