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剧院六旦名家乔燕和老师
北方昆曲剧院六旦名家乔燕和的人生与昆曲紧紧交织,演绎着传承与坚守的动人篇章。乔燕和出生于1943年9月28日,这位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在中堂”第七代后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染,踏入昆曲领域后,更是开启了一段不凡的艺术征程。
1958年,年仅15岁的乔燕和凭借对昆曲的热爱与天赋,考入北昆首批高训班,有幸向韩世昌、马祥麟等昆曲大家学习,还得到京剧表演艺术家筱翠花(于连泉)的亲授。1959年初,她开始登上公演舞台,初绽光芒;1960年,她正式拜师韩世昌先生,与林萍、李倩影、王燕菊同门,先后学习了《钗钏记·相约相骂·落园》《牡丹亭·游园惊梦·闹学》《西游记·胖姑》《孽海记·思凡》《西厢记·佳期·拷红·跳墙着棋》《翡翠园·盗令杀舟》《铁冠图·刺虎》《烂柯山·痴梦》等众多经典剧目,为她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彼时,年仅17岁的乔燕和受剧院委派,向空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冷永铭、海政文工团的歌剧演员张海燕、全总文工团的演员邹齐、福建潮剧院的主演王英蓉、京剧演员袁菁,以及天津戏校京剧科学员、湖北京剧院的丑角名家朱世慧,传授北昆名剧《下山·思凡》《闹学》等剧目;1966年北昆撤销建制,乔燕和转入北京市文工团、北京市曲艺团。1979年,北昆恢复建制后,她重返剧院,继续在昆曲舞台上绽放光彩。
《胖姑学舌》左起张兆基、张敦义、乔燕和
1994年退休后,乔燕和又投身于2001级、2012级北昆学员班的教学工作。多年来,她精心培育了北昆建院以来的四代花旦演员,让“韩派”经典剧目在当今舞台上长盛不衰。如马靖在中专二年级时,就凭借乔燕和指导的《胖姑学舌》,获得全国推新人大奖赛金奖,在新编昆曲《蝴蝶梦》中担纲主演,乔燕和为艺术指导;王琳琳从学艺起便受乔燕和指导,已在多部大戏中担任重要角色;刘大馨进院后向乔燕和学艺,主演了《西厢记·红娘》,并多次参加重要外事演出。自2017年北昆启动“荣庆学堂”项目至2024年,乔燕和继续为本院演员传授韩派经典剧目,众多学生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成绩斐然,汇报演出也获得高度认可。
乔燕和老师在“荣庆学堂”项目指导教学
乔燕和深得韩世昌先生教诲,常年钻研韩派艺术,擅演贴旦、花旦人物,表演中注重步伐眼神运用,刻画人物内心细腻入微,备受赞誉。多年来她不顾病痛困扰,将艺术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人。在生活中,乔燕和对学生也是关怀备至,深受年轻人的爱戴与尊重。乔燕和不仅为北昆培养人才,还先后教授上海昆剧团一级演员倪泓、苏州昆剧院一级演员沈国芳、上海戏校昆五班,现为上海昆剧团青年主演周亦敏等多个兄弟院团的演员,将昆曲艺术的火种播撒四方。
乔燕和老师指导教学
除教学外,乔燕和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创作中担任总策划和制片,耗时15年终于完成这部作品,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诚义礼智信”的经营理念和儒商精神。她还在北昆数版《牡丹亭》、大都版《西厢记》、宫廷版《长生殿》《红楼梦》《影梅庵忆语》《西厢记·红娘》《梵宫缘》《蝴蝶梦》;吕剧《泉城传说》、河北梆子《北国佳人》、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等众多大型剧目里担任艺术指导,并多次受邀在社会各界开展韩派艺术讲座与示范,传播昆曲之美。她以突出的教学成果,荣获优秀教师奖、京昆辅导成就奖等诸多荣誉 。
乔燕和老师担任新编昆曲《蝴蝶梦》艺术指导
从区级到市级,再到2025年被列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燕和一路走来,承载着昆曲传承的使命与荣耀。2024年初,她作为昆曲界老艺术家代表出席新年戏曲晚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问候,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她多年来坚守传承昆曲事业的褒奖。
回首过往,乔燕和在北昆撤销建制的困厄中坚守初心,在退休后则打破了岁月和病痛的桎梏,以“桃李春风一杯酒”的热忱,将北昆艺术薪火传向五湖四海。“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乔燕和于昆曲的“六经”之中,以毕生的至诚,不断挖掘、传承韩派艺术的精粹,将闺门风雅、花旦神韵,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兰苑新苗。她如同扎根于北方大地的古槐,将韩派艺术的根系深深扎进传统的土壤,又以枝叶繁茂之势,让北方昆曲的独特韵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乔音承古,燕舞传昆,和韵流芳。敬爱的乔老师,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