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瑾佩瑜,师表后继。10月28日、29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在中国戏曲学院隆重上演,受到校内师生热烈回应。10月29日演出结束后,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中国戏曲学院、北方昆曲剧院联合主办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从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突破性等多维度对该剧进行了点评。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中国剧协顾问季国平,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秘书长王蕴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颜全毅,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梧桐,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教授谢振强,著名编剧、导演韩志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党总支书记孙明磊以及剧组主创、主演、媒体记者观看演出并参加座谈。
座谈会现场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国脊梁讴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60周年之际,北方昆曲剧院倾力打造了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该剧巧妙地通过女性视角,讲述了传奇伉俪李佩与郭永怀浪漫而非凡的事业、情感与生活历程,在生动塑造一位杰出教育家形象的同时,展示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创业史,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海归赤子的家国情怀。
北方昆曲剧院院长 杨凤一
会上,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首先介绍了剧目的创排情况。她表示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历经两年半的酝酿和筹备,终于呈现在舞台上,该剧在昆曲现代戏创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座谈会特别邀请为该剧创排保驾护航的各级领导,行业内著名剧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学者等各领域专家,从不同角度分别就《李佩先生》剧本、表演、导演和艺术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批评指正,旨在助力该剧进一步打磨加工提高,以更精美的舞台呈现与艺术水平展现首都文艺院团风采。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秘书长 王蕴明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秘书长王蕴明在二刷《李佩先生》后表示,该剧的题材、立意、人物、框架、舞台呈现,达到了昆曲艺术的新境界,充满了情怀、激情与壮美。剧中恋人情、夫妻情、母子情、父子情、家国情贯穿始终,并将话剧、歌舞、现代音乐融合在昆曲的美学框架之中,真切感人、赏心悦目。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孔培培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认为昆曲《李佩先生》是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义的昆曲现代戏,彰显了北昆作为全国领军院团的使命与担当,该剧融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于一体,把家国情怀交织编写,在细节处理上别出心裁,把晦涩难懂的话题转化为艺术化的语汇,为我们走近为国奉献的民族脊梁搭建了艺术的桥梁。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 颜全毅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颜全毅表示,昆曲现代戏的创作是一个世纪难题,但昆曲《李佩先生》找到了现代题材与昆曲艺术的契合点,以最擅长抒情的昆曲艺术去表现伟大人物的伟大情感,这是北昆突破“舒适圈”、探索昆曲艺术对现代题材的表达上进行的有益探索,践行了“守正创新”的真正内涵。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以昆曲艺术表现李佩与郭永怀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富有挑战和勇气,在艺术创作和呈现中,可以看到主创老师和演职人员的艺术智慧,把时代特征、人物成长和主题立意交织融合,具有极强的艺术冲击力,可以与现代观众产生更大程度的共情、共鸣、共振。
著名编剧、导演 韩志君
著名编剧、导演韩志君认为昆曲《李佩先生》探索性表现在它不仅冲破了有600多年悠久历史的昆曲与舞剧、话剧、音乐剧等现代艺术形式的壁垒,而且打破了天与地、生与死的界限,恰到好处地将壮美与优美、抒情与激情、阳刚与阴柔、写实与写意融合于一体。剧中的许多念白富有哲理且震撼人心,作为一部作品,能有这么多令人记忆深刻的点,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梧桐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梧桐认为该剧的题材好、底色好、前景必然更好。该剧以昆曲本体的艺术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跨界融合,烘托出浓厚而层次鲜明的情感,演员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带给观众强烈的共鸣,呈现出了大团出品的品质和质感。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教授 谢振强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教授谢振强表示昆曲《李佩先生》在唱腔设计上,具有浓郁的传统韵味,且这种韵味与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融为一体,非常难能可贵。在音乐方面则彰显出了时代感与现代性,这种创作方式利于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尹晓东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赞赏昆曲《李佩先生》将传统艺术融入当代的追求,在题材和人物塑造上做了可贵的探索,该剧诗化风格浓郁,文本语言清新浪漫,演员表演和唱腔设计都极具特色,尤其剧中许多念白充满了人生哲理,是戏剧文学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中国剧协顾问 季国平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中国剧协顾问季国平表示与时俱进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时代背景下,昆曲《李佩先生》的创排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剧中彰显出了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呈现出了可信、可敬、可亲的艺术形象和舞台形象,不仅让昆曲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新活力,也直接推动了昆曲艺术的新发展。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 马文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在总结发言中对北昆成功创排了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表示祝贺,并对后续加工提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集中强化思想主旨表达、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刻画;二是要集中全院力量结合专家指导意见对剧目进行细致打磨;三是要持续加强宣传力度,让优秀的昆曲剧目更加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后续,北方昆曲剧院将结合各方意见,不断修改打磨、加工提高,力争将昆曲《李佩先生》打磨成一部“唱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剧目,为“大戏看北京”增添力作,为“演艺之都”建设再添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