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动态 首页>剧院动态
信报专访北昆邵天帅:“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
发布人:李楠 发布日期:2017-08-16

IMG_7114.jpg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昆曲的舞台上,除了坚守在这里的老艺术家,也有一群志在传承昆曲艺术的年轻人,其中北方昆曲剧院的邵天帅就是其中一个。

 

    别看她年纪不大,如今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在《白蛇传》、《牡丹亭》等多部大戏中担纲主演,并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等多个奖项。年轻的邵天帅已经入行十六年了,她以“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精神做着昆曲艺术的传承者。

 

IMG_7115.jpg

 

为昆曲放弃新版“红楼”

 

   “实际上,我当年报考北昆之前,已经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但是我的父母帮我做了另一个选择,学习昆曲。”邵天帅记得,当年她刚找到北昆的时候,大门口就是一扇带着铁链子的破旧的大铁门,她甚至怀疑走错了大门。没有练功房,排练场的地板都是破的,院子空荡荡的都没有几个人。“也可能上天眷顾,我们考上学员班之后不久,昆曲就变成非遗了,它的关注度和扶持也大大提高了。”

 

    昆曲好难啊,尤其对这个北方女孩儿来说,当时邵天帅一首歌都不会唱,完全从零开始。身段还好,她有舞蹈基础,但是唱腔,简直像登天一样。一年之后,邵天帅的妈妈为了她放弃了一切,来北京陪读。邵天帅回忆道:“那阵子,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家到练功房,然后就是吃饭睡觉。每天早晨七点起来喊嗓子,八点开始上课。寒暑假,在天坛公园,经常一唱就是四个小时。”

 

    经过三年学员班的苦练,2004年邵天帅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真正的昆曲演员。这个时代,作为年轻人能抵制物质的诱惑很难。但是,面对诱惑邵天帅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不。她刚入行那几年,经常有人找她去拍电视剧,其中也包括新版《红楼梦》,但都被她拒绝了。

 

  北昆院长杨凤一曾问她,为什么不去,多好的机会呀?邵天帅不假思索地说:“我就干昆曲,啥也不干。”

 

IMG_7116.jpg

 

 

从事喜爱的职业很快乐

 

    尽管这位东北女孩儿在北京已经很多年,但说起话来依然带着“那前儿”的家乡味儿,朴实单纯可爱。记者去剧院采访的时候,邵天帅一直在和同事“抠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期间,没见半点儿烦躁,反而很开心,并不时地发出笑声。

 

  她的工作几乎每一天都是早九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七点结束,就是排练,反复地练习并且找问题。如今,邵天帅已经掌握了十来部大戏,将近三十部折子戏,“作为年轻演员算是基本合格,但还远远不够。跟老师们聊天,我们觉得一辈子都学不完。”邵天帅排戏非常认真,排《董小宛》竟然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虽然时间很长,但她觉得自己收获特别多,对于一名青年演员,演好一部戏得到观众的肯定是她最大的喜悦。“一年排一部戏,我觉得这种精磨细作的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邵天帅说,自己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演一部戏,哪里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老师讲的重点,也都会在笔记中记下来,之后再去翻阅会有很多收获。”现如今,邵天帅已经保留了厚厚的四大本笔记,其中大部分是学戏的心得体会,当然也有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她说:“人活得快乐,是因为你对你所从事的职业喜爱,所以才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儿。”

 

IMG_7117.jpg

 

 

 怀孕时真正爱上了昆曲

 

   2005年,因为排《牡丹亭》,邵天帅认识了老公张鹏。两人在一个团,一个青衣一个花脸。她说:“我们的生活全在戏里,在单位练戏,在家里也聊戏。”

       

         有一个有意思的事,邵天帅说她真正爱上昆曲是从自己怀孕开始的。“我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心里经常莫名地烦躁。那前儿,我每天在家里就是听戏看戏,只要听戏的时候心里就不会那么烦躁。”邵天帅说,至少有四出折子戏以及整出的《玉簪记》都是怀孕期间学会的,“这个时候,我才真的发现自己割舍不掉这个舞台。以前没有发现自己会这么爱一个东西,等你慢慢进去之后就会觉得挺快乐的。”

 

  邵天帅很拼,生小孩前一天还在练功,出了月子就进排练场,产后第一部戏就是她最用心的《董小宛》。她说:“生完小孩之后,再演《董小宛》,老师们觉得我进步好大。他们很吃惊,问我怀孕期间都干了什么?怎么会进步那么大?他们觉得,我一下子上了很大一步台阶。”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邵天帅说,她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我的公公婆婆对于我的要求,就是只要我踏踏实实唱戏就好,做家务看孩子等其他事情都不需要我去想。”

 

戏里戏外都享受慢节奏

 

  在各种戏曲艺术门类中,昆曲是极具文化底蕴的艺术,要求昆曲演员必须拥有非常丰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在昆曲曲牌中,有时候一个字就会出现一个典故,邵天帅说,当年学戏的时候,她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去一点点进行标记。

 

  为了给自己的舞台艺术增加砝码,邵天帅平时经常会选择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去阅读,去补充大量的文学营养。有人说昆曲很慢,邵天帅的解释是,慢是让大家去慢慢去品,“我喜欢这种慢,甚至这种慢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节奏。”

 

  现在的都市青年都喜欢KTV或者酒吧,但是邵天帅和小伙伴们更喜欢茶馆,“那种静静的氛围反而更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在一起聊艺术聊人生,那种慢节奏就像昆曲的‘一拍三叹’,也跟人‘扑通扑通’的心跳一样,它是符合人体生理节奏的。”

 

  邵天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得到快乐,“对于我们刚过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社会很浮躁,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并能够干到底的事情非常幸运。”邵天帅说,“从小练习基本功好像很苦,过了这一段时间,功夫一天天长进,你会感到很喜悦。再以后,每演一部戏就会上一个台阶。虽然越往上走越困难,但是每一点进步都会带给自己莫大的欢乐。”

 

  对于昆曲而言,北昆对青年演员的要求是传承第一,然后才是创新。邵天帅说,每年都会跟老师学习传统戏,“很多老师还在认真挖掘快要流失的老戏,我们要学习的老戏还很多。老的东西不能丢,因为是根。就像一棵大树,根深了,枝叶才会茂盛。好在,我们很有幸,很多国宝级的老师都还健在,他们都在认真地教我们。”